怎么调整考试心态 考试后调整心态的六个办法
推荐答案
进入考场快速调整自信心态 考生进入考场之后或多或少都会有些紧张,专家指出,考生可以通过几种办法让自己迅速平静下来 专家点拨高考技巧--如何在魔鬼时刻获得成功 离高考还有半个月的时间了,对于每一个准备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说,这段日子是高考的冲刺阶段。那么如何才能顺利、高效地度过这个冲刺期,如何利用最后的这段时间把自己的潜能再激发出一些,如何争取在高考时超水平发挥?就此,本报记者采访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四项重点课题组主研人、中华心理咨询网的创始人王明中先生。 影响高考成绩的因素有哪些 王明中先生通过多年的研究指出,影响考试成绩的主要因素是考试中的心态、考试前的心态、学习方法、学习基础,备受大家关注的记忆力仅排在17位。 而所有这些秘诀中,以考前的心理调整最为重要。 不少专家指出,高三年级是整个基础教育过程中最为特殊、最为敏感的“异化阶段”。很多学生会处于极度脆弱、焦虑、甚至恐慌的状态。北京一所重点中学的老师,曾在自己任高三年级组长的时候,在全年级中进行了采样分析,结果表明,在从模拟测试到正式走上考场前的“临战阶段”,80%的学生都出现了学习或复习障碍。 王明中老师通过量表方式进行测试的结果也表明,90%左右的高三学生处于焦虑状态中,甚至有一部分学生已经患上焦虑症。 为此专家指出,考前心理调节可以从十个方面入手:重视心态调整、防治心理疾病、正确对待考试、树立切实目标、学会妥当归因、正确对待成败、拥有平常心态、增强自我信心、保持良好情绪、注意人际和谐。 调节考前心理的十种方法 在十个调节考前心理的方法中,增强自信心是核心,王明中老师给出了增强自信心的十条建议: 第一,要经常想自己会成功,不要想自己会失败。要多想:我成功了将会怎样,我怎样做才能成功,不必想我失败了怎么办;第二,相信自己有巨大的学习潜能;第三,从现在起,集会、上大课尽量坐前排;第四、练习正眼看人;第五,走路的速度加快;第六,养成主动与人说话的习惯;第七,穿着尽量得体;第八,多看歇后语、幽默,笑口常开;第九,自我精神训话,每天朗读和默诵几遍自己的优点5条以上,再加几句自我鼓励的话;第十,有可能的话坚持心理训练,可以听听增强自信心的音乐。 变弊导思维为利导思维 对于高三考生经常出现的焦虑,王明中老师也给出了几条克服和缓解焦虑的简易做法: 首先要调整认知,变弊导思维为利导思维,所谓弊导思维就是看问题只看到对自己不利的因素,而利导思维就是只看对自己有利的因素。“这两种思维方式在考场中将会给学生带来完全相反的结果”,王老师举例说,有甲乙两个同学在考试的第一阶段中都只回答了第2、4、6、8四道题,如果是弊导思维方式的人会计算自己没有答的题是多少分,计算自己已经丢了多少分,而利导思维的人,则会计算自己已经答了多少分,这样,随着考试的不断深入,弊导思维的人会觉得自己丢的分数越来越多,会变得越来越焦虑,最终可能影响考试成绩,而利导思维的人会觉得自己得的分越来越多,会越来越乐观,最终可能会超水平发挥。 除了思维方式上进行调整以外,还要每天进行深呼吸练习,这样可以非常有效地调整焦虑情绪,另外,如果在考场上突然出现了焦虑,也可以用深呼吸的办法帮助自己调整情绪。 考前两周调整生物钟 除了心理的准备之外,生理的准备也非常重要。 王老师指出,在考前冲刺阶段考生要充分了解自己的学习最高效率时间,并且充分利用这段时间进行高效率的复习,比如“夜猫子型”的,就在晚上多用用功,比别人晚睡一两个小时;“百灵鸟型”的就要更充分地利用早上的时间。 “但是,在考前两周左右,每个考生都要开始调整自己的生物钟,尽量保证白天的考试时间是自己的大脑活力最充沛的时间”,王老师说。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呢? 其实办法很简单,就是调整睡眠时间。从考前半个月起,“夜猫子型”的考生,每天提前5分钟睡觉,“百灵鸟型”的每天推后5分钟起床,这样半个月下来,每个学生的生物钟基本调整到了正常范围,就可以保证考试时有一个最佳的生理状态。 进入考场应快速调整心态 考生进入考场之后或多或少都会有些紧张,如果能迅速地将心态调整好,就可以顺利地进入答卷过程,否则将会影响考试结果。 专家指出,进入考场后,考生可以通过几种办法让自己迅速平静下来。 首先是向自己的同学主动问好,这样可以比较快地让自己从对考试的紧张情绪中走出来;其次是可以和自己附近的同学互相激励;第三是采用各种方法静心,专家指出考生可以微闭双眼,或者凝视一个固定的物体,这些办法都可以帮助考生尽快从紧张情绪中走出来;再有,考生也可以采用自我暗示的办法,暗示自己:“我在考场上的任务是做题,而不是考虑前途之类的事情”,或者“要冷静,我能成功”、“我不会的题,别人可能也不会,难易对大家都是一样的”等等;当然也可以用深呼吸的办法让自己平静下来。 先做简单短小的题目 开始答题后,考生还有几个应该注意的地方。 首先,拿到试卷后要先做那些简单而且短小的题目。 王明中老师指出,人在不同焦虑程度下所适合完成的任务也不同,焦虑程度较高时,只适合完成难度较小的任务,焦虑程度中等时适合完成难度较高的任务。 通常,在刚刚进入考场的时候,人的焦虑程度是最高的,这个时候考生要尽量选择那些简单的、短小的题目,随着学生完成的任务越来越多,焦虑程度会随着有所降低,这时,再去做那些比较难的题目,一些难题就可以慢慢解决了。 其次是要控制好时间。 要常看钟表,调整答题速度,要在阅卷者能看清的基础上,尽量加快写字速度,给自己节约出更多的检查时间。另外,在回答问答题或是写作文的时候,尽量不要打草稿,可以在草稿纸上大略地列出提纲或要点,打好腹稿后,直接在试卷上填写。 再次,题目回答完之后,要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检查和验算。 第四,在解答不同类型的题目时,要尽量使用平时复习时总结出来的应答技巧。 最后,考试结束后不要立即与别人核对答案。 ● 建立自信小锦囊 首先是向自己的同学主动问好,这样可以比较快地让自己从对考试的紧张情绪中走出来; 其次是可以和自己附近的同学互相激励; 第三是采用各种方法静心,专家指出考生可以微闭双眼,或者凝视一个固定的物体,这些办法都可以帮助考生尽快从紧张情绪中走出来; 再有,考生也可以采用自我暗示的办法,暗示自己:“我在考场上的任务是做题,而不是考虑前途之类的事情”,或者“要冷静,我能成功”、“我不会的题,别人可能也不会,难易对大家都是一样的”等等;当然也可以用深呼吸的办法让自己平静下来。
其他回答
考试后调整心态的六个办法考试后调整心态的六个办法
刚刚结束了结课考试,接下来我们面临的将是一模二模,每次考试后如何调整心态很重要。
一、理智分析情境,正确对待外界的压力
每个人在考试后,尤其是一些大的考试后,许多同学会面对外界多方面的压力,这些压力主要来源于父母、老师、同学、亲戚朋友等等,当你没有达到期望值时,你可以先分析一下:自己是否刻苦努力了,是否尽自己的全力了,如果已竭尽全力但仍无达到父母的要求,就不必再过多地责备自己,你不妨可这样思考:只要我尽力了,我的心里就是坦然的。
二、理智分析试卷,正确对待考试成绩
无论考的成绩如何,都要对各门试卷进行认真的分析与思考。对答的好的题目,应写出自己是如何理解运用所学知识的;答错了,要找出原因,错在那里,为什么错?以有利于今后改正。任何一次考试成绩都不是人生最后一次考试成绩,我们的每一次成绩都是为了下一次取得更好的成绩。
三、分析、总结平时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
在考试后想痛痛快快地玩一场,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考试后轻松一下,放松放松,发泄一下压抑的情绪也是应该的,但考试后在一段时间里将学习抛到九霄云外,对考试也不做任何分析也未免有些“潇洒”过头了。考试后可结合试卷,对自己平时的复习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进行分析。
四、多角度看名次,学会辩证地分析问题
如果每个人都还想保持原来在班上的名次是不可能的,不是进步就是退步了。尤其是一些总是排在后面的同学,很少体验到成功的感觉。这时就需要每个人都要理智。排在最前面的人、排在后面的人都要对多角度看名次,因此还要对自己纵向比较一下,自己是否进步了,掌握的知识是否更多了。不要将自己的目光只放在眼前的`名次上,否则就很难继续进步,有些人可能还要盲目乐观,一点点退步。
五、正视现实
如果这次考试失败,无论你再伤心、再痛苦、再后悔,它都已经成为现实,因此,你就应该勇敢地正视现实、面对现实,并想法去接受它、适应它。然后像方法二方法三中所讲的分析原因,对症下药。发生的就在面对,重要的是在以后的考试中能够吸取经验和教训。
六、制订可行的计划
“亡羊补牢,未为晚也。”一次失败并不代表什么。调整好心态后,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制订一个可行的计划,安排好下一阶段的学习和生活,在制订计划时不能急于求成,一步登天,要有短期的目标,能使自己有成功的体验,从而增强学习、考试的信心。每个人都有一个“最近发展区”,如果我们将自己确定的目标于“最近发展区”,那么经过我们努力,这个目标就会实现。如果我们将目标确定太高或太低,就会失去目标与计划的实际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