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和高考有什么区别 高三学生备战高考
推荐答案
高考的本科即统招本科是通过每年的国家统一高考,跨过各高校的本科分数线,被学校录取,并且从入学之日起教育局认可是该校的正规学员。而自考本科,是一部分高中是积累的经验不是很扎实,在高考中落榜,但是有很有求学精神的人选择的另一条通向罗马之路。
相比之下,前者以在校园专业辅导为主,而后者则大部分时间是自学(自己的毅力很重要),在通过各科考试的时候,后者也会更难一些,因为统招是严进宽出而自考是宽进严出,所以选择自考要有一定的心理准备。
文凭方面,现在找工作是的文凭差距越来越小,但是也不排除有些特定的企事业只招国家正规院校的全日制毕业生,所以,确切说,在社会上还是更认可统招本科的。
鄙人就是自考毕业现在生活的还不错,但是,如果你有的选择还是去统招的好,自考和统招的校园学习氛围也是不能比的。
一、什么是自考: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简称自考,是对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是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系统的学习后,通过毕业论文答辩、学位英语考核达到规定成绩,符合学位申请条件的,可申请授予成人学士学位,并可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
二、自考报考时间:
各省报名时间会不同,具体时间按可以参照省教育考试院网站通知。自考一年一般有两次考试,在4月和10月,(也有个别地区一年4次考试,1月和7月也有考试)。全国自学考试时间一般如下:各省时间可能有微调。
考试日期 考试时间(北京时间)
4月自考,每年4月第三个星期六、日
10月自考 每年10月第三个星期六 、日
(上午)09:00-11:30
(下午)14:30-17:00
三、自考报考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受性别、年龄、民族、种族和已受教育程度的限制,均可按省教育考试院规定的时间和地点报名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2.对有特殊要求的专业,考生须按有关规定报考。待考生办理本科毕业证书时,必须交验国家承认学历的专科及以上学历证书原件,否则,不给办理本科毕业证书。专科在读的情况也可以报考本科,只是领本科毕业证的时候必须要有国民教育系列的专科毕业证。
四、自考流程:
自考报名(选择所要考的专业和课程)——预订或买教材(书)——拿到书,自己看书学习——按期参加考试——全部课程考出——申请毕业——拿到专科、本科学历。
其他回答
高三学生备战高考早晨是记忆的黄金时间,这个时候高三学生的精力充沛、头脑清醒,是人一天之中记忆力最好的时刻。高三学生需要高效利用好早自习,掌握以下这四点让学习事半功倍。
一、找到早自习的主攻方向
早晨是记忆的高峰期,对积累知识有很大的帮助。语文、英语、政治等文科知识的积累,是早自习的主攻方向。早自习倡导学生大声朗读,眼、脑、口、耳协同活动,眼睛看到的文字与耳朵听到的音义符号同时传入人的中枢神经,增加了传入大脑皮层的刺激渠道,大大强化了对语言的感知力。
二、早自习的背诵内容要丰富
早自习上如果朗读和背诵的内容过于单一就会显得枯燥,大脑容易疲劳,效果不好。高三学生需要让每一个需记诵的任务都有相对固定的时间去落实兑现,早读时就能“紧”起来了,有条不紊,避免了早读的盲目性、随意性、散漫性,效果自然就好了。
很多的同学认为只要把课文读几遍,熟悉课文内容足够了。其实这种看法是片面的,若要对知识进行全面的了解,仅仅把课文读几遍还远远不够,还要注意几个细节:课文的出处,作者及其身平,了解作者创作的背景。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调,思考文章写了些什么,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作者又是怎样写这篇文章的。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有助于高三养成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课文下边的注释、引言的出处、重难点句子的解释。高三学生需要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养成质疑的良好习惯。课后的练习也要读一读。课后的练习往往有很强的针对性,是启迪我们打开知识大门的一把钥匙。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探究完成课后练习无异于找到了通向知识海洋的一条黄金航道。
高三学生还可以通读整个单元文章,比较阅读,思考文章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明确单元学习重难点。
三、早自习需要讲究记忆方法
高三学生需要应该根据内容的长短,合理运用识记方法,需要把整体记忆和部分记忆结合起来。整体记忆是指整篇一遍一遍地朗诵内容,直到背会为止。整体记忆是指一句句、一段一段地背诵,再合成整篇背诵。高三学生需要做到,在整篇朗读材料几遍之后,应该一句一句、一段一段地背诵,最后再整篇背诵。
背诗词,背古文,背课文,背英语,背史地政……这些都需要精确记忆。对于那些不押韵的、不顺口的、又比较长的文章,尽量避免去努力用短时间、在当天就把它背下来。可以先朗读几遍,把整篇文章能够读得通顺、读得流利以后,再去背,就要轻松很多。读得顺口了、意义理解了,文章的大多数内容其实已经悄悄地、自动地被记住了。最后的背诵努力,只是去攻克个别的困难词句,或者文章中一些不太自然的意义转折和上下文的连接方式。
四、早自习需要进行复习巩固
早自习的最后可以安排几分钟时间,对整个早读诵记内容进行尝试性复习回忆,对所诵记的内容进行进一步归纳、整理和巩固。从熟读到背诵再到总结,在这个分阶段的过程中,所有的知识几乎是同时达到可背诵的状态。不会像一章一章背诵那样,背到后面,又忘了前面,到处都是补不完的窟窿,填不完的坑。
一日之计在于晨。高三学生用好早自习的时间,就可以提升学习效率,就可以不断完成学习任务,提升学习成绩。
初一只有2天自习就期中考试了,该怎样快速而又有效率地复习?(可以在
因为可以增加知识,巩固知识,互相交流学习体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温习当天的课程内容加强印象和记忆
:上晚自习的好处
1、上晚自习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虽然各地各校的晚自习时长各不相同,但是都在两个小时以上,相对于高中考试的数学或者语文时长。这是一段学生集中学习的时间,在教室、有老师负责,学习氛围远远好于家里。
虽然一些学生没有对晚自习做硬性要求,但是绝大多数学生都愿意上晚自习,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学习氛围要比家里好很多。高中课程的难度很高,要求学生付出更大的注意力,做大量的深入思考,方能应对日常学习。但大多数家庭难以提供这样的氛围,学校正好就弥补了这个不足。
2、上晚自习能帮助学生解决更多难题。
晚自习是学生在校的集中学习,班级之间的互帮互助、团队讨论、小组合作都可以发挥作用。高中课程的难度,决定了学生不能单打独斗,在班学习,有问题可以和同学讨论,更可以请教科任教师。这里要特别提醒,要想在高中学得好,就得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多发现问题、多解决问题,而非一味地死记硬背。
在对晚自习的利用上,要把重点放在突破重难点上,两个多小时,而且是精神状态最好的时间段,要以啃硬骨头为主。解决不了的难题,不等也不放弃,积极面对,设法解决,你会在晚自习上收获更多。
3、晚自习是白天课程学习的必要补充。
晚自习的定位是学生自学,但实际上很多老师都会在晚自习上讲课,时间长短不等,是对白天课堂学习的必要补充。高中课程的抽象程度非常高,很多内容,尤其是数理化和地理,知识的深度远超初中,仅凭课堂学生很难消化理解,还需要课外的强化提高。而对于一些重要题目的讲解分析,也会放在晚自习上进行。
可以把晚自习看成是平时学习的调节时间,教师对它的利用形式多样,但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没有了晚自习,高中生的学习会陷入被动,教师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效果也会受到影响。
此外,晚自习上要做好统筹安排,有计划地学,避免碌碌无为;还要把晚自习和接下来的学习内容安排好。一般情况下,晚自习上学有难度的,接下来的时间,也就是十点以后要降低学习难度,以复习、预习为主。
最后要提醒,上晚自习虽有这些好处,但是如果你的自制力差,学校效率低,晚自习并不适合你。甚至,个别学生上晚自习的目的是为了逃避家长监管,好到学校自由自在,几个月下来成绩直线下降。
1、高效的复习,要学会梳理自身学习情况,以课本为基础,结合自己做的笔记、试卷、掌握的薄弱环节、存在的问题等,合理的分配时间,有针对性、具体的去一点一点的去攻克、落实。哪块内容掌握的不多就多花点时间,复习的时候要系统化,不要东一下西一下,最后啥都没复习好。
2、可以学习掌握速读记忆的能力,提高学习复习效率。速读记忆是一种高效的学习、复习方法,其训练原理就在于激活“脑、眼”潜能,培养形成眼脑直映式的阅读、学习方式。速读记忆的练习见《精英特全脑速读记忆训练》,用软件练习,每天一个多小时,一个月的时间,可以把阅读速度提高5、6倍,记忆力、理解力等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最终提高学习、复习效率,取得好成绩。如果你的阅读、学习效率低的话,可以好好的去练习一下。
3、要学会整合知识点。把需要学习的信息、掌握的知识分类,做成思维导图或知识点卡片,会让你的大脑、思维条理清醒,方便记忆、温习、掌握。同时,要学会把新知识和已学知识联系起来,不断糅合、完善你的知识体系。这样能够促进理解,加深记忆。
4、做题的时候要学会反思、归类、整理出对应的解题思路。遇到错的题(粗心做错也好、不会做也罢),最好能把这些错题收集起来,每个科目都建立一个独立的错题集(错题集要归类),当我们进行考前复习的时候,它们是重点复习对象,保证不再同样的问题上再出错、再丢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