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千万建厂办证难,胜诉后仍陷困境

在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孟庄镇郭村,一座投资逾千万的工厂静静地矗立在一片旧厂房内,机器设备上落满了灰尘,厂房内寂静无声,只有说话时传来的明显回声,仿佛在诉说着这里曾经的热闹与期待,这座工厂的主人——52岁的姚江(化名),却满面愁容,满心无奈。

姚江是土生土长的郭村人,多年来一直在制醋行业从事技术工作,凭借丰富的经验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他决定在村里建一家工厂,生产食醋,2022年,他与三位合伙人共同投资1200多万元,在辉县市孟庄镇郭村建起了这座工厂,项目获得了辉县市发改委的批复,新乡市生态环境局辉县分局也出具了批复意见,2023年8月,租用的厂房改建完工,姚江满心欢喜地申请办理了食品生产许可证,期待着能够早日投产,回报家乡,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

事情并没有如他所愿,辉县市市场监管局受理了他的申请后,却迟迟未见核查组上门核查,姚江多次催促,甚至亲自到辉县市和新乡市市场监管部门反映问题,但都没有得到明确的答复,核查组工作人员总是以“没时间”、“工作忙”等为由推脱,导致他的申请一直无法进入下一步办证环节。

无奈之下,姚江将辉县市市场监管局告上了法庭,经过审理,法院于2024年9月14日判决辉县市市场监管局应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内对原告递交的食品生产许可的申请依法作出行政处理,姚江本以为胜诉后就能顺利拿到许可证,现实却再次给了他沉重一击,直到现在,他仍然没有拿到食品生产许可证,也没有得到能否办证的明确答复。

男子千万建厂办证难,胜诉后仍陷困境

“我现在很纳闷,如果食品生产许可证能办,怎么才能办;如果不能,又是因为啥?”姚江无奈地说,他告诉记者,为了办证,他已经奔走于各部门之间一年多,但至今无果,更让他感到困惑的是,这个证到底还能不能办,他至今没有得到明确的答复。

记者来到辉县市政务服务大厅,见到了辉县市市场监管局注册登记科主要负责人,该负责人介绍,此类食品生产许可证的办理,一般是企业申请,该局受理,然后指派上级核查组去现场核查,通过后再发证,姚江曾多次申请,该局也多次受理,并十多次指派核查组现场核查,但核查组均以工作忙、没时间等为由未去核查,导致无法进入下一步办证环节。

对于核查组未能到场核查的原因,记者联系了多位核查组组长,一名赵姓组长证实,他确实没去,原因是当时孩子升学,他在送孩子,另一名王姓组长称,他们有本职工作,派的时候并非正常工作日,也未提前告知,所以没时间去,已经跟辉县市市场监管局说明,其他组长还以“因性格原因,不想接受采访”“在开会”等为由,未进行正面回应。

辉县市市场监管局主要负责人表示,他们也很无奈,今年该局已经发放了不少食品生产许可证,但姚江这种情况还是第一次见到,他们能理解企业的不易,但此事卡在“临门一脚”,责任不在该局,局里也未设置门槛、障碍,而是在核查组,对于此前法院作出的判决,该局已经上诉,不过,该负责人也表示,目前辉县市市场监管局和上级部门等多方都在积极努力,协调处置此事,争取早日有圆满的结果,让企业尽快投入生产。

对于姚江来说,时间就是金钱,就是生命,由于食品生产许可证一直未能办理下来,工厂无法生产盈利,他的三位合伙人已经撤资,目前均由他个人承担,他的工作和生活都深受影响,甚至一度陷入了困境。

“我是本村人,在本村投资,一方面是希望回报家乡,另一方面也是想着人员好找,生产会好办些,没想到如今成了这样的局面。”谈及现状,姚江几度叹息,他表示,他将继续通过各种途径反映问题,争取早日拿到食品生产许可证,让工厂能够顺利投产。

此事也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不少网友表示,政府应该加强对企业的服务和支持,优化营商环境,让企业能够更加便捷地办理各种手续和证件,也应该加强对相关部门的监督和问责,确保他们能够切实履行职责,为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和保障。

姚江的遭遇并非个例,在现实中,还有不少企业面临着类似的困境,他们为了办理各种手续和证件,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甚至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这不仅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和经营,也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我们应该深刻反思和审视现有的制度和机制,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改进和完善,才能为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优质的服务和保障,推动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