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娃打闹家长先指挥后互殴,警方通报事件经过及和解情况
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科玛小镇公园内发生的一起儿童打闹事件,迅速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关注,事件的起因是三个孩子在公园内玩耍时发生矛盾,进而推搡打闹,令人震惊的是,双方家长不仅没有及时制止孩子的行为,反而加入其中,互相指挥孩子打斗,并最终演变成家长之间的肢体冲突,这一事件不仅引发了公众对于家长教育方式的讨论,也引发了对于如何正确处理孩子之间矛盾的深思。
一、事件背景及经过
11月2日16时30分左右,金堂县公安局接到群众报警,称科玛小镇公园内发生一起纠纷,接警后,民警迅速前往现场,将双方当事人带回派出所进一步调查处理。
经查,事件的起因是孔某某(男)5岁的儿子与龙某(男)6岁的女儿和6岁的侄子在公园内玩耍时发生矛盾,孩子们在玩耍过程中,由于年龄相仿、活泼好动,难免会有一些肢体接触和推搡,当双方家长发现孩子之间的打闹后,并没有采取正确的方式进行处理。
目击者称,其中一方孩子家长在发现孩子被打后,不仅没有安抚孩子,反而让孩子“打回去”,另一方家长听到后,也采取了同样的方式,让孩子进行反击,双方家长之间互不认识,但都不愿吃亏,都喊自家孩子动手,这种错误的引导方式,不仅加剧了孩子之间的矛盾,也引发了双方家长之间的争吵和抓扯。
在争吵过程中,双方家长的情绪逐渐失控,最终演变成肢体冲突,蓝色衣服的孩子被摁倒后,一名家长上前制止,但立即遭到另一家长的推搡,随后,双方家长之间的冲突进一步升级,场面一度失控。
二、警方通报及处理结果
11月5日,成都金堂公安发布警情通报,详细阐述了事件的经过和处理结果,通报指出,双方家长在发现孩子打闹后,没有采取正确的方式进行处理,反而互相指挥孩子打斗,并最终演变成肢体冲突,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社会公德和法律法规,也给孩子带来了极大的心理伤害。
在调查过程中,民警对双方当事人进行了严肃的批评教育,双方家长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主动提出调解处理,考虑到事件情节较轻且未造成严重后果,公安机关对双方当事人进行了批评教育,并促成了双方的和解。
通报还指出,家长作为孩子的监护人和教育者,应该以身作则,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孩子之间发生矛盾时,应该采取正确的方式进行处理,引导孩子学会宽容、理解和尊重他人,而不是像事件中的双方家长那样,采取暴力手段解决问题。
三、事件引发的思考
这起事件不仅是一起简单的家长互殴事件,更是一次深刻的社会教育,它引发了公众对于家长教育方式的讨论和反思。
家长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在孩子之间发生矛盾时,家长应该采取正确的方式进行处理,引导孩子学会宽容、理解和尊重他人,而不是像事件中的双方家长那样,采取暴力手段解决问题,暴力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给孩子带来极大的心理伤害和负面影响。
家长应该加强自身的修养和素质,作为孩子的监护人和教育者,家长应该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榜样,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该注重自身的言行举止,避免在孩子面前表现出不良的行为和情绪,家长也应该加强自身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遵守社会公德和法律法规。
学校和社会也应该加强对家长的教育和引导,学校可以定期举办家长会或家庭教育讲座等活动,向家长传授正确的教育方法和理念,社会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和平台,加强对家长的教育和引导,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和素质。
四、如何正确处理孩子之间的矛盾
孩子之间的矛盾是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作为家长和教育者,我们应该采取正确的方式进行处理,引导孩子学会宽容、理解和尊重他人,以下是一些建议:
1、保持冷静和理智:在孩子之间发生矛盾时,家长首先要保持冷静和理智,不要盲目地指责对方或采取暴力手段解决问题,而是应该了解事情的经过和原因,采取合适的方式进行处理。
2、倾听孩子的声音:在处理孩子之间的矛盾时,家长应该倾听孩子的声音和想法,了解孩子的感受和需求,帮助他们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也要引导孩子学会倾听他人的声音和想法,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和沟通能力。
3、引导孩子学会宽容和理解:在孩子之间发生矛盾时,家长应该引导孩子学会宽容和理解,让孩子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要学会尊重他人的差异和选择,也要让孩子学会反思自己的行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
4、寻求第三方协助:如果家长无法处理孩子之间的矛盾或冲突升级,可以寻求第三方协助,向学校老师、心理咨询师或社区工作人员等寻求帮助和建议,他们可以提供更专业的指导和支持,帮助孩子更好地解决问题。
5、加强家庭教育: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该加强家庭教育,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和习惯。